K230 SDK Burntool使用指南#
1. K230烧录工具的用途#
对于存储器为SD卡的设备,用户可以拔出SD卡烧录镜像。但是对于存储器为emmc/nand/nor设备,用户不能这么做,所以K230提供了通过USB烧录的机制。
otp为One Time Programmable,也就是一次性可编程的器件。K230芯片提供了768bytes的空间给用户使用。可以存放MAC地址这种需要与产品永久绑定的信息。顺带提示一下k230芯片是自带随机唯一chipid的,不需要使用otp来存储chipid信息。
K230烧录工具v3版本已经支持烧录SD/emmc/nand/nor/otp。支持分区烧录,支持从存储介质读数据。
2. K230烧录工具如何使用#
k230芯片上电从存储介质启动失败,且检查到连接了usb线,则会进入usb烧录模式。
此时电脑上可以看到k230设备
如果是下面这样的情况,则需要使用zadig-2.8.exe安装usb驱动
下载k230_burntool软件包,打开软件
第一行为loader.bin选择,可以通过打开文件,选择对应设备使用的loader.bin(软件包里面包含了package_canmvpi package_evb package_canmvzero等loader) 。loader.bin是必须要有的,所以第一行除了文件选择,其他的编辑权限都禁止了,避免用户选择困难。
1 ,第一列,,选择是否写操作,如果只是需要从设备存储介质读数据,则不用勾选。
2 ,第二列,选择是否读操作,如果只是需要对设备存储介质写数据,则不用勾选。读数据保存文件名为“文件路径+.目标名称”,如fn_ug_u-boot.bin.uboot_a
3 ,第三列,目标地址,,存储介质的分区起始地址,无论flash还是sd/emmc,都是以字节为单位。sd/emmc固件的分区情况,是与K230_sdk/board/common/gen_image_cfg/genimage-sdcard.cfg 相关的。
4,第四列,目标大小。对于sd/emmc/nor烧录,如果 该项为空,则软件会使用文件的实际大小。对于nand,由于有跳过坏块的机制,所以需要用户指定一个分区大小。
5,第五列,目标名称。除了第一行的loader是固定的,其他的分区可以随意输入,只要不重复就可以。
6,第六列,文件路径。也就是烧录分区文件的路径
7,第七列,打开文件。选择烧录分区文件
8,目标设备选择,SDIO0/SDIO1既可以接SD卡,也可以接emmc。NOR/NAND可以是接spi0,也可以是接spi1/spi2
9,开始烧录。前面的选项配置好后,且让k230芯片处于usb烧录模式后,点击就会开始烧录。
3. K230 USB 烧录机制#
K230的usb烧录功能是在bootrom中实现的。当bootrom启动过程中启动失败,就会跳转到usb烧录模式。例如,设备使用SD卡作为存储介质,一种方案是通过bootio切换到其他的介质启动,这样k230启动失败就会进入usb烧录模式。另一种方案是拔出SD卡,这样k230启动失败也会进入usb烧录模式。对于emmc/nand/nor的设备,就只能是采用第一种方案了。
ROM只是提供了USB下载数据到SRAM和让CPU执行程序的功能。具体针对存储介质的读写驱动,是由loader.bin来实现的。loader.bin还做了ddr training的操作。
不同的设备DDR training不一样,且存储介质方案可能不一样,所以不同的设备会对应各自的loader.bin。
4. K230 烧录工具loader.bin如何开发#
sdk1.5的uboot包含了loader.bin的源码。支持以下几款设备。客户自己设计的设备可以参考这些配置文件做修改。
k230_canmv_burntool_defconfig
k230d_canmv_burntool_defconfig
k230_evb_burntool_defconfig
执行编译
cd uboot
export ARCH=riscv
export CROSS_COMPILE=riscv64-unknown-linux-gnu-
make k230_canmv_burntool_defconfig O=out
make -C out -j
生成的u-boot.bin就是loader.bin